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新闻

全力托起小康梦——临夏州打造三个“百亿”产业纪实

 2018/03/20/ 15:10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王睿君

全力托起小康梦

——临夏州打造三个“百亿”产业纪实

临夏县在井沟乡张家沟村举办劳务品牌培训班。图为牛肉拉面培训现场。(资料图)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梁永吉

游客参观临夏市八坊十三巷中的八坊民俗馆。(资料图)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通讯员史有东

  过去5年,临夏州贫困人口从73.3万人减少到2017年底的26.05万人,累计减贫47.2万人;贫困面从42.2%下降到2017年底的14.82%,下降27.38%。

  临夏州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越是往后,扶贫难度也越大,距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有短短几年时间,面对艰巨任务,临夏州提出打造三个“百亿”产业——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发展壮大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提高劳务产业效益。全州上下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以赴,确保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甘肃日报·每日甘肃网记者王睿君

  旅游产业 形成“全域游、全季游”新格局

  寒冬时节,和政县松鸣岩滑雪场、永靖县凤凰岭滑雪场开启滑雪季,引领冬春冰雪游新热潮。

  春暖花开,临夏县北塬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时鲜草莓应市,游园采摘活动日客流量过万人。

  清明前后,东乡县唐汪镇万亩杏花绽放,游杏花村、吃农家饭,田园休闲游风景这边独好。

  “五一”期间,临夏市河州牡丹文化节迎来观光旅游热潮……

  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黄河三峡;世界著名史前文化遗存宝库——和政古动物化石群;研究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齐家文化遗址;辖内30多个民族像一朵朵绚丽的奇葩绽放异彩……每一处景点都是一张“名片”,走进临夏,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里已经是一片旅游的热土。

  临夏素称河湟古镇,是西部旱码头和茶马古道的要冲。近年来,临夏州积极把握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带来的机遇,提出要把旅游业打造成富民强州的“百亿”产业。为此,临夏州编制了《旅游“百亿元”产业发展规划》,对每个景点都精心设计,做到点、线、面相衔接,景、林、路相配套,游、购、娱一条龙。

  同时,临夏州各县市深度挖掘各自资源优势,大力实施“旅游+”战略,谋划建设一批投资规模大、体验内容丰富、文化内涵深厚的旅游文化重点项目,推动黄河三峡5A景区创建和永靖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县、临夏市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并对接融入国家西部自驾游线路;实施省民航公司和政县旅游综合开发、临夏市八坊十三巷、积石山县大墩峡等重点景区开发项目和唐汪、莲花等特色旅游小镇建设;组织开展厦门万人游临夏、环青海湖自行车赛等系列旅游文体活动。

  2017年,临夏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实现了“井喷式”发展,旅游人数达到1600万人次,同比增长44%,旅游综合收入71亿元,同比增长47.6%。

  特色产业 为富民强州提供持久动力

  临夏州是全国两个回族自治州之一。面对扶贫攻坚中存在着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等问题,临夏州提出坚持不懈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构建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新体系;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富民强州提供持久动力,并提出打造食品生产和民族用品加工“百亿”产业目标,将富有民族特色的地方产业打造成富民强州的支柱产业。

  临夏州委、州政府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以临夏经济开发区、临夏国家农业科技园为重点,高标准推进园区路、水、电、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循环化改造项目,提升园区基础设施配套水平,提高园区吸附力和承载力,并修订完善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26条政策措施,加大对入园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为企业发展、个人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良好环境。

  走进临夏经济开发区,生产线机器轰鸣,所到之处一派红红火火的生产场景。据开发区负责人介绍,临夏州与马来西亚吉兰丹州、伊朗库姆市缔结友好城市,联合举办国际食品美食节会,吸引了国内外食品企业参加,还在西安、厦门、霍尔果斯等地设立了临夏名优特产品展示展销窗口,在银川、西宁等地举办名优特产品推介活动,这些举措大力提升了全州食品生产和民族用品加工企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成为本土企业走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一扇大门。

  为促进全州食品生产和民族用品加工业健康快速发展,临夏州委托兰州大学编制食品生产和民族用品加工业发展规划,扶持发展食品生产、民族用品加工企业2000多家。“今后,临夏州还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和招商引资,引进一批皮革制鞋毛纺企业,建设承接皮革毛纺产业转移的工业集中区;强化临夏经济开发区园区招商和入园企业扶持,着力引进产业链原料供应、产品配套项目,提升园区产值产能。”临夏州委主要负责同志表示。

  目前,临夏州已初步形成牛羊肉、乳制品、饮品、农产品、副食品产加销一体化格局,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加工产值达到40亿元左右、同比增长7%。

  劳务产业 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增收

  2017年年底,永靖县西河镇二房村村民陈福虎,参加完当地政府组织的劳务技能培训后,被统一安排到厦门弘信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

  今年春节前夕,陈福虎带着买给全家人的礼物回家过节。“厂子里包吃包住,每月4100元工资大部分都能省下来,干得好年底还有奖金。”陈福虎说。

  2017年以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实现转移就业,成为永靖县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该县把培育和壮大劳务输出经济、加强与厦门市翔安区沟通衔接,强化劳务技能培训、信息服务等作为工作重点,全力组织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实现贫困人口稳定就业增收。

  永靖县扩大劳务输转、实现转移就业的努力与成效是临夏州大力发展劳务产业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临夏州高度重视劳务产业发展,狠抓劳务技能培训、劳务基地建设、转移就业、服务管理等工作,在加快脱贫攻坚、促进就业创业、推进人口城镇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定到2020年劳务收入达到“百亿”的奋斗目标。

  据介绍,临夏州顺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趋势,把加强劳务技能培训作为提高能力素质、增加劳务收入、打造“百亿”产业的突破口和关键点,整合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多渠道筹措培训经费,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创业培训,进一步促进劳务输出由“苦力型”向技能型转变、低收入向中高收入转变;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精准培训,实现户有致富门路、人有增收技能,持续稳定脱贫;巩固拓展劳务基地和劳务市场,建立与用人单位长期稳定的劳务合作关系,加大有组织输转力度,打造临夏劳务品牌;鼓励扶持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提升劳务经济的质量和效益;千方百计创造就地转移就业岗位,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与此同时,临夏州深化与厦门市的扶贫协作,实施整村推进、到户帮扶、人才培训等项目59个;开展帮扶培训5537人、向厦门有组织输转劳务2331人,厦门国有企业在临夏成立8家公司、到位资金1.82亿元;厦门市开展“结对帮百村”活动,帮扶临夏州122个贫困村。

  截至去年年底,临夏州共输转劳务50.9万人,实现劳务收入81.9亿元,同比增长8.8%。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