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州

甘肃临夏“宅妇”变工人 顾家就业“两不误”

 2019/01/14/ 10:55 来源:民族日报

  甘肃临夏“宅妇”变工人 顾家就业“两不误”

  中新网兰州1月12日电 甘肃临夏州委书记杨元忠11日表示,一个“扶贫车间”,其实就是一个实训基地,也是一个接受先进技术和理念的“窗口”,大批“宅女”“宅妇”从炕头、灶台走进车间当工人,获得可观的收入,可以看出推行“扶贫车间”等产业扶贫新模式,正在撑起临夏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大梦想。 

  临夏是中国最贫困的“三区三州”之一,当地产业培育滞后,企业发展不足,民众挣钱渠道不宽,收入主要靠种植、养殖和劳务输转。如何让贫困民众种养之余搞些副业,增加收入?如何让留守妇女和老人力所能及参与务工补贴家用?临夏通过“扶贫车间”找到了出路。 

  杨元忠说,临夏整合人社、农业、妇联等各类培训项目资金,专项用于贫困民众带薪培训,既降低了企业负担,也让民众在岗前培训期间有收入。“扶贫车间”优先吸纳经过培训的贫困群众就业,家庭收入由原来单一的种养业收入变为“工资性收入+种养业收入”,这种把企业流水线和生产车间建在农村,送岗上门、就近就业的扶贫方式,让不少农民变身成了产业工人,实现了务农、顾家、挣钱“三不误”。 

  38岁的马麦艳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以前,一直跟随丈夫打工,由于没有什么技能,时常失业,建在家门口的布鞋扶贫车间,让她有了稳定的工作,“不仅能接送孩子上学,每个月还能挣1500多元的工资,这么好的事上哪儿去找。”马麦艳说。 

  “一个扶贫车间,办好了就是一个小工厂、小企业。”杨元忠例举:临夏县与厦门凯丰有限公司协作建设的“临夏思明精准扶贫鞋业生产加工基地”,将东南沿海业已发展成熟的“来料加工”产业链与资金流转移到西部贫困地区来,首批在临夏加工的1万双长筒棉鞋已通关运往德国,未来两年可完成500万双订单。像这样“东企西引”项目和“来料加工”订单落户临夏,将进一步激发大众创新创业热情。 

  “90后”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马娟选择在布楞沟村投资建设巾帼扶贫车间,据她介绍,每月生产油馃馃14万斤,销售额能达到100多万元,村里的妇女对于制作这种乡村面食手到拈来,家门口也能打工挣钱。 

  布楞沟村“油馃馃”车间从当初不足60平方米的小作坊,变成“布楞沟流域食品发展联盟”,并带动周边6个村子都办起了“油馃馃”生产线,产品线上线下销往全国,杨元忠说,像这样具有一定规模的“扶贫车间”,临夏州已建成并认定114家,吸纳了50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就业和稳定增收。 

  目前,临夏“扶贫车间”涉及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电子产品装配、手工编制制作、订单加工等不同行业领域。下一步,临夏将动员帮扶单位、龙头企业、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返乡创业人员、致富能人等多方面力量参与“扶贫车间”,力争在30户以上易地搬迁扶贫点、贫困群众相对集中行政村,至少建设一个“扶贫车间”,到2019年底全州将建成200个以上。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