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积石山

李家山村二三事——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寅玮

 2019/03/20/ 15:48 来源:民族日报

李家山村二三事

——记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寅玮

  本报记者 赵怀斌 梁永吉 通讯员 滕汉霞

  不脱贫不散伙

  3月13日中午,积石山县关家川乡李家山村委会里,一股诱人的羊肉面片清香味从办公室飘出,弥漫在洋洋洒洒的风雪里。 

  “张队长做的饭越来越香!”“省上来的干部就是学得快!”阵阵香味和大家的称赞声,让风雪中孤零零的李家山村委会变得像家一样温馨。村党支部书记豆小云和县、乡驻村帮扶干部梁志云、何正泽、左国龙等人来到办公室,开始吃午餐。 

  在与大家的交谈中才知道,张寅玮是省委办公厅派到李家山村的帮扶干部,张寅玮在单位是督查室副处长,在这里是帮扶工作队队长。张寅玮自去年8月初,按照组织的安排来到李家山村帮扶,一来到这里,就很快和大家打成了一片。 

  李家山地处偏僻,人们常常吃的就是炒洋芋丝、羊肉面片。为了工作,在很短的时间里,他不仅吃惯了这里的饭菜,而且还学会了怎么做。

  每当轮到张寅玮值班做饭时,他就拿出好厨艺,做好当地菜。日复一日,不仅饭菜做得可口,而且还凝聚了人心,大家在工作上总是齐心协力。 

  省、州、县、乡和村帮扶干部在一个锅里高高兴兴吃饭,看起来很平常,实际上大家的心聚到一块了,组成了一个好团队。“一个锅里吃饭,一门心思帮扶,李家山村不脱贫,大家决心不散伙!”张寅玮对大家风趣地说。

  为群众献一切

  “生命危险”这几个字,对许许多多的人来说,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张寅玮也一样,他说:“没有遇上积石山县那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洪灾害,我也许永远感受不到,我们的党员干部在人民群众生命受到危险时,表现出的敢于拼命和奉献的精神!”        

  去年8月,张寅玮一来到李家山村,就遇上救灾抢险,那时,李家山的雨说下就下,而且一下起来就特别大。去年9月1日晚上10时,突然下起了大雨。在白天的排查中,张寅玮看到阳湾社豆进国的家孤零零躺在山坡下,房子已成危房,他一个人住在家里,当时张寅玮动员他搬到村委会的安置区,他说明天再搬。

  张寅玮越想越担心,就叫起豆小云,开着一辆桑塔纳轿车,前往阳湾社。雨越下越大,二人小心翼翼地开着车,车从山梁上行驶到山底,突然,山体滑坡,挡住了他们的路。

  这个时候,周围全部停电,四周黑乎乎的;手机也没有信号,无法和外界取得联系。他们只好带着早已准备好的雨具和手电筒,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向豆进国的家走去。

  当他们走进豆进国家时,看到豆进国呆呆地站在漆黑的屋檐下。见到张寅玮时,豆进国非常惊喜,连声说:“我要搬家,我要搬家。”随即,他们把豆进国接到了安置点,这时,时间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3点多。

  第二天,人们告诉他,他们昨晚走过的路好几处大面积滑坡,红泥土把道路都淹没了,豆进国的房子也坍塌了。当时,大家风趣地说:“有省上来的‘大’干部,你们的命就大。”

  张寅玮说:“回想起那天晚上,真是心有余悸!不过我也很高兴,我内心真的蕴藏着为人民利益而奉献一切的精神。”

  在关键时刻,他们表现出了一个党员干部真挚的情怀。

  从去年8月到10月,张寅玮和村党支部成员坚持24小时值班值守,逐户排查消除各类安全隐患、及时入户劝离转移安置群众,实现了人员零伤亡,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了党性,张寅玮也实现了从顾虑重重到与工作队同频共振的转变。

  谋产业促脱贫

  李家山村位于关家川乡北部,高高的山梁、深深的沟壑、陡峭的山坡地是这里的地形地貌,7个社152户732人,分散居住在山沟、山梁和半山腰。

  扶贫工作队在张寅玮的带领下,全面参与基础设施建设监督推进工作。2018年年底,村主干道、通社及通户道路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村自来水管网改造和300立方米蓄水池建设任务也全面完成。“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窘境一去不返,产业发展的“动脉”和“支脉”被打通了。

  张寅玮刚到李家山村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如何发展产业。他知道全村的山坡地共有1226亩,人均只有1.67亩,主要农作物以洋芋、玉米为主,这种现状连全村人吃饭都有问题,如果不发展壮大产业,脱贫就是一句空话。

  通过帮扶工作队入户开展宣传后,去年9月,李家山村富民产业专业合作社成立,全村55户建档立卡户均成为合作社成员,其中,2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入股24万元。如今,新建成的生态养牛基地养殖规模达300多头,试养的50多头牦牛长势非常好,正准备出栏。

  这几天,有好多群众主动来到养殖基地,学习养殖技术。养殖基地里的技术人员赵英寿、王先国,是村里的建档立卡户,几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不但每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收入,而且还学会了更多的养殖技术,现在还给村里人讲养牛的经验。这让李家山群众看到了通过养殖致富的希望。

  年初,经过张寅玮的协调,省农科院派出专家组,对李家山村的土地进行了调查。专家们就如何调整产值不高的小麦、玉米和洋芋等的种植,改为种植适合本地气候、土壤的中药材等作物,提出了非常好的意见建议。

  同时,张寅玮和帮扶干部们,一面想方设法联系中药材烘干和初加工机械,一面联系有关中药材公司,实施订单农业,让群众放下思想包袱,大胆改种新作物。

  如今,越来越多的群众信任帮扶干部,积极参与到种植结构的调整中。

相关新闻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