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和政县

和政:搬开脱贫“绊脚石”

 2019/04/19/ 10:41 来源:民族日报

搬开脱贫“绊脚石”

  本报记者 刘红红

  “以前,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比较普遍,村里只要有领导来检查工作,群众就抢着把领导往自己家带,向领导诉苦,要这要那。这几年,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和政县买家集镇党委书记马明说,这是古鲁山村这几年最大的变化。 

  古鲁山村是和政县的一个深度贫困村,有257户、1237人。全村近1000亩耕地主要种植小麦、油菜等农作物,经济效益低。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村民观念落后等众多因素成了古鲁山村脱贫致富的绊脚石。 

  “村子有多穷?入村一脚烂泥巴。”多年来,“行路难”一直是古鲁山村群众意见最多的焦点问题。2013年以来,古鲁山村在省农发办和县教育局的帮扶下,硬化道路9.83公里,安装太阳能路灯163盏,实现了通社入户巷道全面硬化、亮化。 

  如今走进古鲁山村,平整的道路、漂亮的文化广场、干净的农家院落呈现在人们眼前,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几年前,这里还是垃圾围村,村委会门前杂草丛生。 

  “村里的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村里的环境卫生很差,使得人们对农户精神状态的第一印象就是‘萎靡不振’。”包村干部牟占龙说,针对这种情况,村上经常组织开展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对村头地角、村道两旁、排水沟渠、房前屋后、公共场所等进行全面清理,为村民营造洁净舒适的生活环境。 

  “干净清爽,井井有条成了卫生常态!但更重要的是随着环境卫生的改变而改变的是农户们对生活的态度:得过且过变成积极向上,浑浑噩噩变成踏实肯干!”牟占龙欣慰地说。

  “这些变化都离不开‘村民知情大会’的召开。每一场大会所有村民和乡村社干部都要参加。会上除了对新政策新要求做详细的解说外,还帮助村民解决关于低保、扶贫、医疗等方面的问题。知情大会的召开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解放思想、改变观念、提高脱贫致富的意识和能力上发挥了积极作用。”马明告诉记者。

  脱贫不仅要摆脱物质贫穷,更要甩掉精神懒惰。为了进一步激励群众自力更生,古鲁山村实施了“1+3+5”产业扶持工程,即每个有劳动力的贫困户至少有1名稳定务工人员、年存栏基础母牛3头(或羊30只、鸡300只)以上、种植中药材或农产品5亩以上,对完成指标的,每户给予5000元的补助。

  八社村民马忠国说,他脱贫致富全靠政府的帮助。当初因为不了解政策,对脱贫致富没有信心,后来在帮扶人员的鼓励引导下,他慢慢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马忠国家里有4口人,他以前主要靠外出务工勉强维持生活,现如今,他依靠政策扶持和自身努力,发展种植养殖产业,收入逐年增加,已顺利脱贫。去年马忠国养了5头牛和10只羊,年底卖了3头牛、6只羊,收入1.3万元。妻子马麦来艳被聘为村卫生保洁员,年报酬6000元,他们家彻底摆脱了贫困现状。“政策好了,干部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政府提供产业扶持,实施奖补等政策,老百姓只要能吃苦,想不富都难!”马忠国如实说。

  思路决定行动。记者走访发现,有很多贫困户像马忠国一样,转变观念,辛勤劳动,走上了致富路。幸福美好的生活不会从天而降,脱贫致富终归是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回看古鲁山村这几年的变化,干部群众的努力没有白费,这个贫困村正一步一个脚印,在奔小康的道路上迈出坚实的步伐。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新闻排行

1   降压供水公告
2   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公示2018年享受政府特
3   兰州:黄河里冲出一条一米长的娃娃鱼
4   林铎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 坚决防范化解风险积极
5   省食药监局:效价指标不合格百白破疫苗未流入甘肃
6   每日甘肃网7月22日甘肃热点新闻回顾
7   【全国网媒看平凉】探访崇信龙泉寺 感受文化旅游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