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东乡县

“达板速度”的强引擎——沿洮河经济带东乡段建设侧记(一)

 2019/10/21/ 17:38 来源:民族日报

“达板速度”的强引擎

——沿洮河经济带东乡段建设侧记(一)

即将搬迁的车家湾乡马脊梁村一角 

沿洮河经济带东乡段建设现场 

  本报记者 赵怀斌 梁永吉

  一个小镇,在短短几个月时间,48栋住宅楼拔地而起,年底封顶,明年夏季入住,道路、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同期完成,创造出了“达板速度”,骤然引起全州乃至全省的关注,人们不约而同的发出赞叹——这是2019年全省高质量高速度建设的典范。 

  这个镇便是位于洮河岸边的东乡县达板镇。

  高速度需要强大的力量来支撑。走进东乡县达板镇,才让人感到了“达板速度”有着强力引擎。 

  10月19日,记者来到达板镇拱北滩村,在村民马永成家看到,一家7口和和睦睦,从他家的房屋和院中停放的小车,可看出生活过得还不错;隔壁的马麻乃家庭情况和他家一样,日子也过得红红火火。 

  60多岁的马永成一家10多年前,从车家湾乡搬到达板镇拱北滩村,就是因为在车家湾一年到头,辛苦种植的庄稼养不活一家人。马永成两口子有做鞋、修鞋、补鞋的手艺,来到达板镇后,在集市上开了个小鞋铺,收入比种庄稼好得多,生活过得比山上滋润;几年前,马麻乃也和马永成一样,自己靠开大型挖掘机挣了钱,为了孩子们读书,一家也从车家湾乡搬到达板镇拱北滩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拱北滩村1社100户人家中,有40户是从车家湾乡等山区搬下来的,这40户群众都像马永成一样,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生活。 

  如今,马永成和马麻乃的兄弟姐妹们还居住在大山里。马永成动情地说:“我们每时每刻都想着居住在大山里的亲人能搬到达板来,靠辛勤的劳动过上好生活。”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东乡县厚重的脱贫史中,就有这么一条重要的事实:达板镇是一个非常包容的小镇。达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居住在东乡10多个山区乡镇的许多群众,相继搬到达板镇居住,搬迁来的群众占达板镇人口的60%。” 

  据悉,这些群众经过几年的努力和打拼,生活过得都很好,不少人还成了东乡县有名的民营企业家;更多的群众由于重视教育,孩子们都成了有文化的劳动者,好多人还考上了国家公务员。 

  这一切深深吸引着居住在山区的贫困群众。曾经,记者在董岭乡采访时,有一件事至今令人难忘。土坝塬村前庄社有8户群众,虽然7公里的水泥路从国道213线修到了大门口,自来水沿着长长的管线也引到了每户人家,但一遇到雨雪天气,道路和水管常常被毁坏;他们的孩子上学要到7公里外的赵家山小学,若身体有病去医院还要走更远的路。 

  前庄社妇女包阿英社为了让孩子读书,在龙泉镇龙泉学校附近的公路边租了50多平米的房子,她陪读。到秋季开学时,却交不起房租,由乡镇包村干部赞助代缴。 

  包阿英社告诉记者:“一家人居住在狭小的房间内,没有院落,孩子一出门就是车来车往的公路,整天为孩子的安全提心吊胆。” 

  今年5月初,县上决定将居住分散、不足25户的村子要整体搬迁。如今,政府在达板镇修了楼房,那里有幼儿园、小学、中学,也有打工挣钱的地方。得知此消息,包阿英社和村里人高兴得热泪盈眶,一个个争着报名。 

  董岭乡一位负责人说:“严格按照政策要求,董岭乡有299户群众整体搬迁到达板镇。” 

  “东乡没有水的时候,天天盼水,有了水,却天天怕水。”居住在凤山乡陈二家村的陈二洒说。原来,陈二洒新修的房子由于一场大雨,院子中间突然被雨水冲开了一道缝子,幸亏发现的早,没有酿成大祸。可谁会料到,后来,因为陈二洒两口在兰州一家饭馆打工,家里没人,自来水管破裂造成地势塌陷,房屋受损。由于东乡都是湿陷性黄土,像陈二洒家的这种情况,各处时有发生,搬到安全的地方去,是每一个东乡山区群众的梦想。 

  记者在车家湾乡看到,一个个村落孤零零悬挂在高高的山坡上,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为了生活,这里所有的男子一年四季外出打工,妇女们留在家里照顾老人、种庄稼。 

  “男人累弯了腰,女人流干了泪。”这是车家湾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马脊梁村3社,村民马少华、马艾一布等告诉记者,我们社里不是地在养人,而是人在养地。搬到达板去,有学校、有医院,我们放心打工挣钱,有信心把生活过得很美好。 

  在东乡县,山区群众能搬到达板镇来居住,是他们摆脱贫困、过上幸福生活的一个梦想。 

  在高高的山梁、陡峭的山坡和深深的山谷里,孤零零的几户或十多户人家,存在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等诸多难题,生活成本极高,脱贫难度极大。走不出大山深沟,这里的群众就没有出路。 

  脱贫攻坚重任在即,州委提出建设10万人小城镇的目标,通过实施棚户区改造、安居工程项目,安置山区乡镇中少于25户、且未纳入易地搬迁项目的493个自然社困难群众和851处地质灾害隐患点群众。这是东乡县实现脱贫摘帽、实现长远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顺应民意的大手笔,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 

  民心所向,是“达板速度”的强力引擎。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