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东乡县

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2019/11/11/ 16:34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赵怀斌 赵好飞

在“中华第一刀”故里

——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美丽乡村建设见闻

  本报记者赵怀斌 赵好飞

  在国家博物馆,有一把看起来不起眼的小刀,考古界却将它视若珍宝,誉为“中华第一刀”——这是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青铜器,距今约五千年。而出土这把刀的村子正是东乡县东塬乡林家村。11月10日,记者来到了这个村。 

  林家村自然环境优美,占地1.7平方公里,被夹在大夏河和东大坡森林之间的河滩、台塬、山麓之中,全村11个社群众的崭新家园就掩映在其中。 

  林家村是东乡县的“西大门”,毗邻临夏市,东祁公路穿行而过,与213线国道、折达路相连。 

  正是这种灿烂的历史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林家村一直把发展旅游业作为乡村振兴的平台。 

  “这是一块宝地,多年来村民们小心翼翼地在这片土地上耕种,不敢进行农田改造,不敢多挖一锹土,全村有6万多平方米的土地是马家窑和齐家文化类型的遗址,下面藏着许许多多珍奇的历史遗迹。”采访中,刚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林俊告诉记者,2019年州县有关部门和东塬乡政府多次邀请国家和省州文物保护专家来这里“把脉问诊”,制定出详细的文物保护措施,提出了打造“中华第一刀”旅游品牌的意见建议。 

  记者看到,林家村通社公路、水渠和农田都进行了加固,重点文物保护的地方都设立了标识牌,还悬挂了宣传标语。 

  林家村的8、9、10、11四个社在大夏河边,居住的群众是上世纪60年代末从刘家峡库区移民来的,当年他们为了国家的水利事业,不仅把村子里的年轻人送到刘家峡、盐锅峡、八盘峡的建设工地中,还离开了祖祖辈辈生存的美丽家园。刚到这里,这些勤劳的村民就开始大量栽植果树。春天,这里成片的梨花盛开,像朵朵白云落在了大地上;夏秋时节,沉甸甸的果实挂满了枝头。 

  美丽的风景是大自然的恩赐。今年借助城乡综合整顿整治的大好时机,利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资金396万元,林家村彻底改善了移民群众的居住条件。现在,村文化广场建起来了,一条条巷道被硬化了,水渠修通了,违建的房屋拆除了,太阳能路灯杆栽到了广场路边…… 

  冬日的暖阳照在崭新的广场上,这里成了村民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现在我们的生活和城里人一样了,”年逾古稀的祁发德老人晒着太阳乐呵呵地说,“我走南闯北,看过的和经过的地方确实不少,现在看起来还是我们的村子最好。” 

  利用林家村的优势资源,东塬乡正在谋划发展农家院,将这里和临夏市折桥村连成一体,发展餐饮旅游业。 

  1至6社的村民很早就开始从事东乡美食、牛羊养殖和劳务产业,林家村紧紧依托这一优势,发展餐饮业、旅游采摘休闲农业、生态牛羊肉配送产业等。

  7社村民依山而居,以前很多人住在窑洞,因此又称窑洞山社。来到村民的家里,向南、北、西,能看到临夏市、临夏县北塬、大夏河、刘家峡库区等地方,背靠的东面是茫茫的东大坡森林。林家村正在这里谋划建设集休闲、美食、观光为一体的农家乐。 

  记者在林家村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这里鸡存栏超过了5000只。合作社负责人说,他们的鸡是按照环保标准养的,能为以后建成的林家村农家乐提供生态鸡。 

  据了解,县乡对林家村发展非常重视,将利用冬闲时间,对群众开展旅游、农家乐建设和餐饮方面的技术培训,争取明年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让林家村全面振兴。 

  东塬乡干部、林家村包村工作组组长马明吉充满信心地说:“2019年,东塬乡各项奋斗目标都已实现,按照现在这个发展势头,我们确定的林家村发展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