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州

从包村干部到“编外村民”——记临夏州脱贫攻坚优秀乡村干部马光元

 2019/12/19/ 10:24 来源:民族日报

从包村干部到“编外村民”

——记全州脱贫攻坚优秀乡村干部马光元

马光元(左一)在教学点了解扩建情况 

  记者 刘刚林 通讯员 马丽媛

  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建设牛羊暖棚发展富民产业,修建村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广河县祁家集镇何家湾村群众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红火。大家看着这几年的变化,乐在脸上,喜在心里,纷纷对包村干部、祁家集镇党委副书记马光元竖起了大拇指。 

  何家湾村位于祁家集镇北部山区,距镇政府10多公里,受交通、地理条件影响,经济发展基础薄弱,是一个深度贫困山区村。全村现有306户、1888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30户、773人。 

  年轻的马光元自2010年从甘肃政法学院毕业后考录为大学生村官,被分配到祁家集镇工作。2013年,他被任命为何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后来成为该村包村干部,从此,他便全身心投入到该村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 

  住安全房、走硬化路、让孩子在家门口上学是该村村民多年的愿望。马光元自来到该村,就积极联系相关部门,加强该村基础设施建设。6年来,硬化村社道路40.39公里,使何家湾村通村通社通户道路硬化率达到100%,解决了群众“出行难”问题;改造危房61户,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2户,解决了群众“住房难”问题;修建村小学、幼儿园、教学点各一处,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何家湾村教学点是2016年修建的,来自周边7个社的97名学生。据校长邓国鹏介绍,在该教学点修建之前,附近几个社的学生一直在东乡县石山村和王山村小学上学,他们中家离学校最远的近5公里。 

  发展是摘掉贫困帽子唯一的办法。马光元在和驻村工作队、村“两委”一班人深入交流探讨后,大家一致决定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他整天想的就是快点让群众富起来,彻底摘掉‘穷帽子’。”帮扶干部马伟说道。 

  该村十社的马勺不是马光元的帮扶户,他家有5口人,他自己身患残疾,虽然如此,他却是家里唯一的劳动力。自从了解马勺不家情况后,马光元就时不时去他家里坐坐,问问他的想法,帮助解决一些生活困难。2015年,马光元帮马勺不申请4千元修建了一座养殖暖棚,贷到了5万元的精准扶贫贷款,帮助他发展养殖。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的马勺不养着10头牛,去今两年享受到县上的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和牛羊产业达标提升工程项目资金3.2万元。“本来养着12头牛,半个月前2头牛卖了2.4万元。马书记把我们当成家里人,实心实意地帮助着。”马勺不说道。 

  近几年,在马光元和大家的努力下,该村建设牛羊暖棚45座,发放各类贷款700多万元,村里的群众享受到了基础母牛奖补项目、产业扶持项目、牛羊产业达标提升工程项目、“粮改饲”项目等各类资金。这些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壮大了该村的产业,为群众增产增收、脱贫致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村里牛羊存栏分别达到420多头、2200多只,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何家湾村未脱贫6户、26人,贫困发生率降为1.38%。”马光元说道。 

  马光元从村党支部书记到镇包村干部,已经在何家湾村整整待了6年,也帮扶了6年,他从包村干部成了该村的一名“编外村民”,跟村里的群众结下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情谊。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