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东乡县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稳稳的幸福——东乡县广河县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产业帮扶工作见闻

 2020/03/04/ 16:19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稳稳的幸福

  ——东乡县广河县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产业帮扶工作见闻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沈丽莉

  早春二月,乍暖还寒。

  2月24日,在临夏州东乡县东西协作美佳雨具有限公司的扶贫车间内,马海兰和她的工友们正低头忙碌着,剪裁、缝纫、包边、组装,一件件成品雨伞整齐地摆放成堆。

  “以前住在山沟沟里,一家老小靠天吃饭。易地搬迁后,我不仅能在家门口打工,老人小孩也能照看得上,由原来的家庭妇女变成了产业工人,有了收入,心里踏实,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已经成为针车组组长的马海兰说话时眉眼间都透着喜悦。

  临夏州东乡县和广河县是深度贫困地区,东乡县又是我省“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最重的县。搬迁群众能否实现“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事关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全局。今年以来,两县按照省委、省政府安排部署,在基本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坚持疫情防控和产业就业两手抓,创新思路举措,坚持分类施策,全程跟踪服务,有效提升了搬迁群众的认可度满意度,探索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契合群众意愿的搬迁脱贫路子。

  摸清需求 精准建立基础台账

  比起马海兰,马姐比代在厂里还算是一名“新手”。半年前,一家人搬到了东乡县城南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住进了楼房,水电燃气这些都要钱,我就只会务农种庄稼,从哪去挣钱啊!”马姐比代的顾虑很快就打消了。事实上,在搬迁时帮扶干部早已把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详细资料建成台账,包括年龄、学历、有无技能、个人意愿等,经过了解分析,他们推荐马姐比代到雨伞扶贫车间上班。

  “刚开始培训时每月1500元,在正式上岗工作后,最低工资达到2000元,还有计件工资,熟练后还能拿得更多。”而更让马姐比代感到开心的是,搬迁后,孩子的上学问题迎刃而解,再也不用担心没学上、上学远了。

  东乡县按照“一人一卡、一点一册、一月一更新”的原则,抽调专门力量,对所有搬迁群众的家庭结构、产业发展意愿、就业能力、培训需求、就医就学等情况进行逐户逐人摸底调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详实台账,做到分年龄、分技能、分意向、分需求,形成搬迁户就业岗位菜单、就业状态清单和劳动力资源账单,为精准化实施技能培训、产业就业帮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东乡县6个楼房安置点共有劳动力7669人,已完成各类培训1215人,输转就业3329人。

  广河县根据搬迁群众实际情况和就业意愿建立劳务档案,通过“资产收益扶持一批、规模养殖带动一批、服务就业解决一批、扶贫车间就业一批、土地流转增收一批、光伏扶贫发展一批”的思路,分类抓好后续扶持,帮助搬迁群众实现稳定增收。

  分类施策 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

  搬得出是手段,能脱贫和逐步能致富是目的。

  对于青壮劳动力而言,就业渠道相对较宽,那么如何解决50岁以上人群的就业问题呢?

  今年58岁的马国忠从山大沟深的东乡县龙泉乡拱北湾村搬迁而来,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身着一身蓝色保安服,双眼紧盯着安置区小区入口,认真履行着自己的职责。“面朝黄土背朝天,以为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哪能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好日子啊!”马国忠口中的好日子就从搬出山沟沟开始,自己在社区帮助下找到一份保安的公益性岗位,月收入1500元,老伴在雨伞扶贫车间上班,儿子在兰州打工,不久前,儿媳妇又在社区办事大厅的务工报名处登记,准备在即将竣工的毛纺厂扶贫车间上班,“生活充实了,钱袋也鼓起来了,能不幸福吗?”马国忠笑呵呵地说。

  “我们在安置区积极开发保洁、绿化、保安、门卫等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外出务工有困难的搬迁群众就业。”东乡县委书记马秀兰介绍,通过精准对接、分类施策,多渠道拓宽就业门路,同时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确保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搬迁群众每户至少2人实现就业。

  东乡县和广河县积极发动政府投资项目承建单位,优先吸纳搬迁群众就地就近务工就业。按照“易地搬迁实施到哪里,扶贫车间跟进到哪里”的思路,加大扶贫车间规范运营力度,更多吸纳搬迁家庭妇女就业。目前,东乡县已在县城南区、达板镇等大型安置点建设扶贫车间15个,吸纳799名妇女搬迁就业;广河县在三甲集和县城易地搬迁安置点设立扶贫车间11个,让搬迁下来的妇女劳动力从事小型加工,已累计吸纳易地扶贫搬迁户140人。

  同时,紧盯市场和群众意愿,以牛肉拉面、电焊、瓦工、家政服务、美容美发等热门工种为重点,采取分散或集中培训模式,做到18-45周岁有需求的青壮年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全覆盖,通过落实务工奖补政策、现场招聘、入户动员等方式,加大组织输转和订单输转力度,努力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至少稳定输出1人。

  据了解,两县还积极引导支持搬迁群众自主创业就业。在城镇和工业园区安置区预留生产经营场地、开辟专门区域,对有创业意愿的搬迁户优先落实摊位,通过限期免费或低价租赁等方式,鼓励支持搬迁户创业增收。

  健全配套 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

  “搬出了、稳住了,还要让搬迁户更有归属感,‘安身’更‘安心’。”2月24日,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翟建军带队赴临夏州东乡县和广河县,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防疫工作、产业就业帮扶措施落实、安置点扶贫车间复工复产等情况进行专题调研督导时这样表示。

  据介绍,东乡县“十三五”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2.8万名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中,城镇楼房安置1.6万人,比例达到57%。该县坚持把完善配套设施、强化公共服务作为优化入住环境、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的重要方面,着力提升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在安置点设立的社区服务中心内,前来咨询办事的群众井然有序,大厅里配备了警务室,提供户籍管理、教育、民政、就业服务、法律咨询等一站式便民服务,所有楼房安置区均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形成了党支部领导、管委会管理、楼栋长分片负责、搬迁群众共同参与的网格化管理体系,“让搬迁群众遇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加快搬迁群众社会融入。”索南镇城南社区工作组组长张翼萍说。同时,引进有资质的物业公司提供专业化管理服务,物业费用实行“免二减三”:搬迁群众入住后2年内免除费用,后三年费用减半。

  广河县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在城关镇大杨家和三甲集镇康家集中安置点择优确定6家物业公司入驻,全面负责小区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维护等,对特殊困难户给予一定的物业管理补助,帮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下一步省发展改革委将在保质保量完成“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的基础上,打好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组合拳”,切实将工作重心转移到产业就业、社区融入等后续扶持工作上来,找准差距,补齐短板,进一步巩固提升工作成效,确保“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圆满收官。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