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县

养好脱贫兔 “蹦”上致富路

 2020/08/11/ 11:00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 赵好飞 赵淑娴

养好脱贫兔 “蹦”上致富路

拜林为獭兔添喂饲料

  记者 赵好飞 赵淑娴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用这句诗来形容此时的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寺庄村最为合适。村道两边、房前屋后、不远处的山都被绿色所覆盖。前几日的雨给村子带来了几丝凉意,早上,天还未放晴,整个村子沉睡在云雾中,展现出一片祥和与宁静。

  走过一段林荫小径,记者看到一片枝繁叶茂的树林,寺庄村的獭兔养殖场就“藏”在这里。见到养殖场负责人拜林时,他正给兔子添喂饲料,忙完手中的活,拜林开始讲述他独辟蹊径养殖獭兔的故事。

  9年前,还是村党支部书记的拜林,看着周围群众虽然家家户户都养殖牛羊,但形不成规模,养殖效益也不高。他一直琢磨,怎样带领众乡邻脱贫致富。有一次,他去永靖县时见到獭兔养殖,感觉这应该是一条致富的好路子,便产生了带领大家养殖獭兔的想法。

  于是,拜林查阅了养殖獭兔的相关资料后,特意去永靖县獭兔养殖场考察。经了解得知,獭兔种兔是一种繁殖性很强的肉可食用、皮毛又能用于装饰的动物,种兔肉质以细嫩、高蛋白、低胆固醇、低脲酸、繁殖能力强等特点,在国际上被誉为“美容长寿”肉,其皮张更是价值很高的工业皮料。

  发现商机后,他先开始在自家养殖獭兔,最多的时候养了一百多只,但规模小,收益不明显。而且由于掌握的养殖技术不全面,没有做好防疫,兔子有一年大面积死亡,给他带来了不小的经济损失。驻村帮扶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邀请相关专家对养殖獭兔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最后决定帮扶他发展规模养殖。两年多时间里,拜林将60余万元的扶持资金全部用在了扩大养殖规模上。

  后来,拜林带领村民创办了寺庄村联户养殖基地,带动村里的10多户群众养殖獭兔。前几年每年出栏獭兔1万多只,以獭兔肉一斤20元、一张皮能卖20多元计算,年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今年受疫情影响,外地收兔皮的商人没有来,本地收购兔皮价格太低。因此,拜林决定压着库存,等价格回升再出售。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种兔的喂养要求不是很高,一般以青粗料为主,适当补喂精饲料就可以。寺庄村的兔场里用的都是玉米、麸皮、豆粕、苜蓿粉混合加工的纯天然饲料,玉米、麸皮可就地取材,是村民地里生产的东西。“獭兔肉价格低于牛羊肉,营养高于鸡肉,并且这边兔子养殖比较新鲜,我觉得这是个有发展前景的产业。”拜林回忆起了当时修建养殖场的初衷。

  从刚开始7户村民入股投资20多万元办兔场,到今年有20户精准扶贫户投资入社,拜林想的更多的是带领全村人一起发家致富。如今,一只只獭兔,正成为寺庄村群众增收的重要产业,带动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蹦”上致富路。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