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州

厦门帮扶临夏这十年

 2020/10/26/ 16:53 来源:民族日报 记者 马龙 刘刚林 史有东

厦门帮扶临夏这十年

援建的百合加工车间

  记者 马龙 刘刚林 史有东

  临夏,地处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山连着山,沟套着沟,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

  厦门,地处祖国东南沿海、台湾海峡西岸,是中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被誉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厦门——临夏。千里之遥的两地,之所以从陌生到熟悉,缘于2010年6月,按照国务院扶贫办部署安排,厦门市对口帮扶我州。

  一步一个脚印,串起了厦门帮扶临夏的扶贫之路;东西扶贫协作,让相隔数千里的两地,从此比邻而居。从那时起,一个又一个援建项目遍地开花,诸多扶贫难题得到解决,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力量;一笔又一笔帮扶资金注入临夏,改变了我州贫困乡村的面貌,极大地加快了全州脱贫攻坚进程;一家又一家扶贫企业,在临夏落地生根,让众多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脱贫;一批又一批厦门挂职干部不计个人得失,奔走在陇原大地,与我州干群携手奋斗、攻坚克难……厦门市用真心、真情、真策为我州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注入了“厦门力量”、增添了“厦门元素”、汇聚了“厦门精神”,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东西部扶贫协作格局,谱写了一曲先富帮后富、携手奔小康的奋进壮歌,在共和国脱贫攻坚的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连续三年在国家东西部扶贫协作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并排名前列。

  倾情倾力

  拓展互联互通“新领域”

  “厦门将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动东西部扶贫协作,与临夏州一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乘势而上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9月22日,福建省委副书记、厦门市委书记胡昌升带领党政代表团赴我州考察对接帮扶工作,召开厦临两地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双方就产业合作、劳务协作、消费扶贫、人才交流、乡村振兴等领域寻找推动深化合作的创新点。

  “现在临夏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希望厦门加大向临夏的产业转移力度,把扶贫车间打造成扶贫工厂,实现地企互利共赢……”6月17日,州委书记郭鹤立带领我州考察团到厦门市考察并对接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在厦门召开临夏州厦门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会暨签约仪式。

  ……

  ——像这样的联席会议,每年都会召开,两地在总结经验中推动扶贫协作向更广更新领域拓展。

  ——像这样的考察交流,每年都会开展很多次,这给我州带来了先进的发展理念、创新的实践经验、不竭的精神动力。

  产业扶贫,社会帮扶,夯实“三保障”,开办残疾人就业培训基地,开设“扶贫车间”周末学堂,动员海外侨胞和台胞参与脱贫攻坚……临夏所需,厦门所能。正是在厦门市的倾情帮扶下,我州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截至去年底,有6个贫困县市摘帽,583个贫困村脱贫退出,累计减贫53.07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2.5%下降到1.78%。

  十年来,厦门市与临夏州牢记党中央、国务院的嘱托,在两地党委政府的高位谋划、强力推动、深度融合、真情帮扶下,厦门6个区和火炬高新区全部与我州各县市结对、38个镇街全部与我州52个贫困乡镇结对,431个村、企业和社会组织结对帮扶我州544个贫困村,帮扶协作不断深化。

  十年来,双方不断创新和完善扶贫协作机制,从以前的党委政府单打独斗,已经转变为党委政府、国企民企、街道社区、民间组织、爱心人士等共同参与的社会行动,协作帮扶已经从脱贫攻坚拓展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

  十年来,东西部扶贫协作从以前的给钱给物、“输血”式扶贫,已经转变为教育、医疗、产业、就业、消费、人才等全方位发力的“造血”式扶贫,累计为我州投入各类扶贫资金近40亿元,厦门元素已逐渐植入到我州发展的“肌体”,有力提升了贫困村的发展能力。

  民生为先

  开启幸福美好“新生活”

  蓝色的大海和美丽的港湾,蓝天白云间白鹭翱翔,“鹭岛”的标志格外醒目……在积石山县有一所能容纳450名学生就学的“鹭岛幼儿园”,这是由厦门市援助800万元建成的积石山县最好、规模最大的幼儿园。

  “之前我们这里遇上雨雪天气,道路泥泞难行,连家门都出不去。是厦门市帮我们村硬化了道路,解决了这个困难。”谈起村里的变化,康乐县苏集镇周家沟村村主任马德林有说不完的话。周家沟村位于苏集镇西北部,四面环山,以前交通极不便利,“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这里的真实写照。自厦门市同安区结对帮扶康乐县以来,该区帮扶干部了解到周家沟村这一实际困难后,主动对接,投资500万元硬化道路10公里,建成便民桥2座,彻底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题,为这个山区贫困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这只是厦门市帮扶我州的一个缩影。基础设施的短板,是我州小康路上的最大绊脚石,为扫除脱贫路上的拦路虎,厦门市以资金投入为主,大力推进基础实施建设。如今的临夏,处处都有厦门援建的小学、幼儿园、扶贫工厂,而且还命名了厦门路、思明路、嘉庚路、海沧桥、湖里公园等,在临夏留下了永恒的厦门印记、厦门元素。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东西部扶贫协作,离不开强有力的资金扶持。十年来,厦门市区两级累计为我州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9.5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1360个,极大改变了贫困乡村的面貌,充分激发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力量。

  引进活水

  点燃脱贫增收“新引擎”

  脱贫攻坚,强化“造血”功能,产业是最有力的支撑。

  资金、技术、管理等“发展性资源”,是厦门市的强项;土地、生态、富余劳动力等“基础性资源”,是我州的优势。两地一拍即合,将“强项”与“优势”结合,积极推动产业扶贫,为脱贫攻坚注入“活水”。

  深秋时节,走进卜家庄乡松树村扶贫车间,“嗒嗒嗒”的机器声不绝于耳,工人们端坐在电动缝纫机前,手中的布条在针板上来回走线、萦绕着缝制,看似复杂的程序,在她们手上却游刃有余。“做梦都没想到能在家门口找到工作,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工资。”今年35岁的马阿其克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说道。和马阿其克一样,在我州各县市的扶贫车间里,平日围着锅台转的家庭妇女变成了上班族,不仅有可观的工资收入,还能照顾老人孩子。这一切缘于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扶贫车间。

  今年,和政县通过东西部协作,引进福建客商投资的临夏州夏润高原农业有限公司,在该县流转近1000亩土地,种植赤松茸,带领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实现小康梦。“我把家里的地流转给公司种植赤松茸,每年不仅有土地流转金,而且还有打工工资收入,这样平均算下来,每个月能拿到5000元左右。”松鸣镇狼土泉村村民宋生文说道。

  像这样能在家门口挣钱的扶贫车间、农业产业园在临夏还有很多。

  政府领跑,企业接棒,以市场为纽带的产业扶贫,在临夏大地火热展开。十年来,厦门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东西协作的重点和主攻方向,围绕我州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畜牧养殖、特色种植等优势产业,帮助引进一批企业来临投资兴业,通过厦门国企带动和以商招商,临夏州的产业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到全链条,鞋帽服装、户外用品、文化旅游、农业产业等产业发展步入快速发展车道,带动我州贫困群众增收脱贫,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和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厦门市共援建我州扶贫车间232家,让2万多名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稳定增收,并帮助我州6000多名劳动力到厦门企业务工就业,拓宽了收入渠道。特别是集和兴产业园、吉美包袋、厦琳鞋业等扶贫车间购地建厂,实现了向扶贫工厂的华丽转身,为我州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打造劳动密集型产业集群趟出了新路。

  在此基础上,厦门市创新消费扶贫模式,搭建起了一条我州优质农副产品入厦“绿色通道”,实现高原夏菜在厦常态化销售,目前已累计采购我州特色农产品金额达3.93亿元。

  心手相牵

  踏上小康之路“新里程”

  抬头是山,低头是山,临夏县是我州未脱贫的两个县之一,也是全国深度贫困县。自从厦门市思明区对口帮扶该县以来,一批批用心用情、特别能战斗的医疗、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专家人才来到这里,帮助群众一步一个脚印,走上了脱贫之路。

  “救死扶伤是我作为一名医者的本能,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为的是能在支医路上为临夏人民的健康多做点贡献。”2019年,李民作为厦门对口帮扶临夏州的第四批援临医疗队队员,来到临夏县人民医院骨科开展对口帮扶工作。

  5月11日,李民在为一位89岁高龄的患者实施手术时,突然感觉胸闷、胸痛、气短,他意识到自己的症状可能是心梗,仍然坚持继续手术,就在手术完成的最后阶段倒在了手术台上。经过及时抢救,李民成功保住了性命。李民心里最牵挂的还是他的患者。“就全国来说,这个手术已经比较普遍了,但是在临夏县,这种手术很少,虽然当时我的身体有点不舒服,但一心想着救治患者,也想让县医院的同事尽快掌握手术技能,我便坚持给患者做手术。当天的手术很成功,但我却晕倒在手术中途,觉得愧对病人,好在病人恢复得不错,我现在也没有太内疚了。”李民说道。

  时间的沉淀,实践的检验,往往更能彰显决策的光芒。当我州迎来了厦门市的医疗专家、教师、企业家、科技人员……以东部之优补西部之短,以先发优势促后发效应,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不仅成为缩短差距的加速器,更激活了临夏自身的内生动力,奋起直追。十年来,厦门市先后有39名挂职干部、791名专业技术人才来我州开展帮扶工作,累计举办培训班588次,培训专业技术人才3.3万多名、创业致富带头人3000多名,为我州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山水千重

  对口帮扶“手拉手”

  一人难挑千斤担,万人能移万重山。面对打赢脱贫攻坚战这场硬仗,厦门市带着一颗真心,不远千山万水,与临夏州牵手扶贫协作共谋小康。仅去今两年,我州就收到厦门企业、社会组织、爱心人士等向我州捐款捐物1.48亿元。特别是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厦门市在自身抗击疫情任务十分繁重、防控物资严重紧缺的情况下,积极动员各企业、各商会、工商联,千方百计为我州无偿支援口罩、防护服、医用手套、测温仪、相关药品等紧缺物资,累计捐赠物资、现金1184.9万元。

  2018年,厦门市残联与甘肃省临夏州残联在厦签订“2018—2020年残疾人扶贫协作框架协议”,不断增进两地残联在残疾人教育、康复、维权、就业培训、对口帮扶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2019年,厦门恒兴集团有限公司与甘肃省永靖县人民政府共同签订了《永靖黄河三峡文旅项目合作开发协议》,决定将黄河三峡建设成为全国著名的西部风光国家5A级大旅游景区;

  2020年,厦门日报社与民族日报社、厦门广电集团与临夏州广播电视台分别签署深化媒体交流协作框架协议,内容涵盖新闻宣传、文化旅游资源推广、人才交流培训、产业交流协作、媒体设备捐赠等领域;

  ……

  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场景,背后是同一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的情谊。十年来,两地不断加强人才交流互动,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民族团结、党的建设等各个方面,临夏的一批批教育、医疗、农技、新闻人员远赴厦门取经学习。所有这些,见证了厦门临夏的山海相连、手足情深,体现了厦门市委、市政府和厦门人民的家国情怀,其意义已经远大于扶贫本身,给临夏这个深度贫困地区带来的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极大地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转变了贫困群众的观念、振奋了全州上下的精神。

  “是厦门的真情,换来了临夏快速的发展,厦临一家亲不只是口号,更是实实在在的行动。”州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说。如今,行走在临夏大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处处都有扶贫协作的深深印迹。“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句诗无疑是厦门对临夏开展对口帮扶最准确的情感表达。

  临夏万重山,可是再高的山,挡不住厦门千里驰援的浓浓真情;千里扶贫路,可是再远的路,割不断两地群众一家亲的深深牵挂。我们相信,在逐梦小康的道路上,只要有厦门市各级各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我州一定能够夺取脱贫攻坚战的最后胜利,向党中央和全州各族人民交一份满意答卷。我们也坚信,厦临两地人民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一定会在新的征程上开出更加美丽的花朵、结出更加丰硕的果实。

甘肃日报社关于加强新闻作品版权保护的声明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注有“每日甘肃网讯”或电头为“每日甘肃网讯[XXX报]”的稿件,均为每日甘肃网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版权稿件,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每日甘肃网”,并保留“每日甘肃网”电头。

2、凡注明为其它来源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