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乡村振兴产业曲
记者 乔栋明 通讯员 张宗和
时下,行走在临夏县先锋乡宽阔平坦的乡村道路上,随处可见一座座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大棚内种植的辣椒、西红柿、菜瓜等蔬菜长势喜人。
先锋乡党委副书记黄海辉说:“近年来,我们持续抓产业、强优势,全乡流转土地13837亩,建设高效日光温室1480座,种植高原夏菜8600亩,实现了一亩地10亩粮的增收目标;发展蒸笼、太平鼓、泥塑、砖雕、木雕、布鞋等特色产业,有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通过拆旧排危、硬化道路庭院、改厕改厨、美化绿化房前屋后等措施,人居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先锋乡将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带领群众发展适度集约规模农业,大力发展现代高效设施农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村民不仅得到了土地流转收益,还在家门口租赁大棚种蔬菜,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农户孟小明告诉记者:“现在我租了两个温室大棚,一个种植西红柿,一个种植菜瓜,一年下来也能挣3—4万块钱。种植过程中,农技站技术员也会进行指导,我发展温室大棚的信心更足了!”
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道路上,临夏县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引进国内外先进农业科学技术,全面提升设施农业水平和生产质量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花卉种植,打造高端花卉生产销售产业。
记者经过严格消毒杀菌程序后,走进临夏县百益(中荷)国际鲜花港智能温室,100多种、30万株各色玫瑰开得绚丽,50多名工人在采摘、分拣、包装,忙得不亦乐乎。
工人潘文娟说:“我在这里打工,每月工资3000多元,还能照顾到家中的老人和孩子,比在外地打工强多了。”
鲜花港的打造不仅为当地农户提供了就业和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尝到了智慧农业带来的甜头,还提高了临夏州农业设施水平,打造西北花卉产业新名片,推动形成全国花卉生产新中心,填补了临夏乃至甘肃鲜切花种植方式的空白。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今年,临夏县累计流转土地20万亩,新引进8家农业种植企业,带领群众从传统农业中走出来,发展现代农业;从低回报的产业中走出来,发展高收益的新型产业。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16个,吸纳劳动力3万人,种植高原夏菜、马铃薯、油菜、食用菌、树莓等。与此同时,大力支持群众发展庭院经济,鼓励动员群众户户种菜、家家种花,既建设了“家在林中、人在花中”的美丽家园,又增加了家庭收入,实现顾家增收两不误,群众调整产业、发展产业、自主创业的热情空前高涨,奏响了乡村振兴的产业曲。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12月31日【探索乡村振兴甘肃样本】积石山县扎实推进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工作
- 2021年12月29日积石山县扎实做好稳岗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 2021年12月28日头家村:发展养殖接地气 乡村振兴有底气
- 2021年12月28日临夏州“迎新春促消费·助力乡村振兴”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