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不忘报党恩
——记康乐县五户乡五户村脱贫典型户张荣华
记者 马麒
在脱贫攻坚决胜时期,有这样一些人,他们虽被认定为贫困户,但不愿“等靠要”,决心稳扎稳打,用自己的勤劳脱贫致富。康乐县五户乡五户村村民张荣华便是其中之一。
五户村位于大山深处,全村303户1346人,人均耕地不足2亩,是一个典型的贫困小山村。张荣华年少时就在家里种地、养牛,面朝黄土背朝天,全家靠着微薄的收入,始终无法摆脱贫困。2013年,他家被村上确定为贫困户后,他不甘心一辈子在贫困线挣扎,决心用辛勤和汗水改变命运。
五户乡很适宜种植当归、柴胡等中药材,张荣华一直有种植中药材的想法,但苦于没有资金和种植技术。村干部们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积极组织有意愿种植中药材的贫困户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技术培训,掌握种植技术。“不仅学到了技术,也在村干部们的帮助下享受到了产业扶持项目资金。”张荣华告诉记者,有了启动资金,他在自家承包的10亩土地种了当归。
2014年以后,中药材市场价格走低,附近的村民纷纷减少种植面积,张荣华却反其道而行之,通过低价承包、租种其他村民不愿种的土地,将中药材种植规模发展到了30亩,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说:“即便价格低,但我种的多,到时候收获的肯定也不少。”经过这两年的不懈坚持,张荣华迎来了中药材市场的“春天”,收益不错。但他也清晰地认识到中药材价格受市场波动较大,光靠中药材种植很难真正脱贫致富。经过详细调查,他发现当地的五金售卖有很大市场,于是,在发展中药材种植的同时,在五户乡街道开了一间五金铺,收入有了很大的提升,全家于2015年实现脱贫。
在脱贫致富过程中,张荣华认识到,没有政府的扶持,不可能获得成功,要感恩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于是,2019年,他主动担任了五户村的自来水管理员,从此,开启了为村民服务的旅程。
五户村石王社自建的人饮设施因年久失修,群众吃水成了一大难题。他多次向村委会、乡政府反映实际情况,经过村里的努力,最终该社人饮设施问题得到解决,40户群众的饮水难题也随之化解。在日常工作中,面对无依无靠的老人,他总是上门免费更换饮水设备,并经常结合自身向群众宣传党的好政策,乡亲们提起他时,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如今,五户村还有许许多多像张荣华一样的村民,经过自己的苦干实干,创造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新生活。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等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
相关新闻
- 2021年02月02日康乐县开展疫情防控食品安全检查
- 2021年02月01日群众冷暖记心间——记康乐县上湾乡马巴村帮扶责任人化宏丽
- 2021年01月28日康乐县为500多名农闲群众“充电”
- 2021年01月27日康乐县举办春联创作书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