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每日甘肃网  >  临夏  >  临夏新闻

【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推动陇原高质量发展】临夏: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2021/09/17/ 10:28 来源:每日甘肃网-甘肃日报 记者 兰天 通讯员 马瑞鹏

  黄河宁,天下平。

  临夏州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生物多样性特征明显,是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安全屏障。基于区域定位,临夏州持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有效治理水土流失,提高水源涵养能力,不断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增强黄河的水源补给能力,保护好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临夏州在充分研究州情实际、资源禀赋、政策机遇、短板差距、发展定位的基础上,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从理念上升为制度,从愿景推向现实。

  启动实施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东乡县河滩镇污水处理厂、永靖县大盐沟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等13个项目;

  组织申报的永靖县、东乡县、临夏县、积石山县投资3.85亿元谋划小流域综合治理、人工湿地水质净化、生态保护修复等10个工程项目入列水污染防治中央项目储备库;

  黄河临夏段及一二级支流入河排口344个具备监测条件排口水质监测工作全面完成。

  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今年以来,临夏州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项目,为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构筑黄河上游生态屏障发挥了积极作用。

  黄河刘家峡库区北岸沿岸沟壑纵横,地形支离破碎,植被稀少,土壤疏松,存在严重的生态隐患,制约着区域发展。为了根治问题,临夏州水利部门利用3个多月时间,积极谋划实施了刘家峡库区北岸(青草坡岭段)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创造了项目建设中的“临夏速度”。

  这是临夏州实施的众多生态综合治理项目的一个缩影。

  今年以来,临夏州积极践行把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一理念,狠抓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不断加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着力守护临夏的绿水青山。

  ——组织实施了4项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6.25平方公里;

  ——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淤地坝工程已完成方案报批;

  ——扎实开展了黄河流域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专项整治行动,230项生产建设项目存在的485例违法违规问题全部整改到位,有效防范了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

  从精细的项目建设到严格的监督监管,一条治理水土、全力保障生态平衡的路子正在有序铺开,激发出强大潜能。

  临夏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强化河湖治理保护。今年上半年,临夏州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坚决落实河湖长制,扎实推进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创新河湖监管方式。截至目前,共协调各级河长巡河7554次,整治“四乱”问题137个,全州重点河流安装视频监控376个,打造了24小时不下岗的“河长”。同时,不断完善河湖违法行为监督举报奖励机制,畅通了群众参与河湖治理监督保护渠道。

  一项项举措,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也增强了河湖水源补给能力,创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局面。

永靖黄河沿岸风景如画。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毛天兵

美丽的永靖黄河太极岛。 新甘肃·甘肃日报通讯员 史有东

  黄河呈独特的“S”形从永靖县穿城而过,勾勒出了西北高原独有的山水画卷,使黄河三峡成为一处内涵丰富、特色鲜明、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永靖县太极岛是黄河三峡景区的核心区域,是甘肃省8个湿地自然保护区之一。在太极岛,可以看到鱼塘里水波清澈、碧漪涟涟,故而太极岛又被称为“塞上江南”。

  走进太极岛,不仅可以领略“红山白土头,黄河向西流”的独特景观,还可以漫步在景观栈道,欣赏随风摇曳的芦苇荡,体验人在画中游的惬意悠闲。或者,还可以静坐在鱼塘边,体验垂钓的乐趣。

  王成华和张克力夫妻俩在永靖生活了5年,对太极岛情有独钟。“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特色,但是我觉得黄河边更美。我们经常到这里骑行、散步,感觉非常好。”王成华告诉记者,“太极岛环境相当不错,徜徉在芦苇荡、欣赏碧波荡漾的黄河、观赏飞鸟,让人精神焕发。”

  太极岛景区被宽阔的黄河温柔地环抱,常年栖息着30多种3万余只水鸟。近年来,太极岛的旅游观赏性功能越发完善。景区内除了自然生长的千亩芦苇荡之外,还有连片的荷塘、鱼塘,岛内还兴建了码头、亭阁、景观塔、运动场,尤其是今年栽植的占地2万平方米的各类花卉,形成了特色景观,来太极岛旅游的人更是络绎不绝。

  “太极岛景区湿地有自然生长的千亩芦苇,还有人工种植的花草。近年来,每年的游客接待量都在50万人次左右。”甘肃黄河三峡旅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金佩宙说。

  在临夏州,许多群众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优美的生态环境吃上“旅游饭”。不仅如此,全州还确定了旅游文化体育、循环农业等十大绿色生态产业,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页  上一页  [1]  [2] 

版权声明

为加强原创内容保护,日前,甘肃日报、甘肃日报报业集团各子报、甘肃新媒体集团各平台已将其所有的版权统一授予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进行保护、维权及给第三方的授权许可。即日起,上述媒体采访、拍摄、编辑、制作并刊登的,包括文字、图片、摄影、视频、音频等原创作品,文创产品、文艺作品,以及H5、海报、AR、VR、手绘、沙画、图解等新媒体产品,任何机构、媒体及自媒体未经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许可,不得转载、修改、摘编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并传播上述作品。

如需使用相关内容,请致电0931-8159799。

甘肃媒体版权保护中心